第五十二章 证实(2/5)
,他没有时间和机会能够系统学习到这些。
可李恺还是低估了父母对自己的宽容和“理解”,不仅接受了这个事实和李恺阐述的因由,还自行脑补完善了整个过程,包括感人的动机,坎坷的过程,喜悦的结果。
也许在他们认为,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外因或内因,随时随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果是好的变化,进步的变化,他们都能理解。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的儿子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之前没有表现出来,是没有“开窍”,一旦开了窍,他就是要拯救世界,也是能理解的。他们甚至会自责,是因为他们没能给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浓厚的求知兴趣,否则孩子的成就远不止此。
年龄小怎么了,甘罗12岁为相,李元霸12岁打遍天下无敌手,自己儿子14了,会做个菜很稀奇吗?没时间学,可以挤时间呀,那谁不是说过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没机会学,可以创造机会呀,那谁谁不是也说过吗,机会是人创造出来的。更何况,自己儿子是天赋异禀,绝顶聪明,别人用一个月学到的,自己儿子最多需要两个下午。
所以,无论自己儿子取得哪方面的成绩,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必然的。
虽然这种思想有点儿不讲道理,可有些事我用得着跟你讲道理吗?你又不是我儿子,我们也没妨碍到你。
不止李恺的父母,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有这种通病。
晚饭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整个过程温馨感人,如果非说有点儿不完美,那就是李恺舅舅喝多了。
刘志强抱着院外的大树,吐了一个昏天黑地,嘴里一边喷涌一边絮叨着“白喝溜,白喝溜。”
……
第二天的饭食,姥姥再也舍不得让李恺上手了,仿佛做饭是件了不得的辛苦活儿,李恺做顿饭要耗费掉半生的修为。
李恺只好包揽了带孩子的任务,牵着小辉,背着小玲,带着大龙,逛了半天县城。
因为昨天饭桌上无意中给两个孩子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李恺不得不耗资百余元,给弟弟妹妹买了新书包新文具,外加若干零食,还单独跟齐美玲口头签订一些“期货协议”,才算勉强恢复了和平的“双边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