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盛况(上)(1/3)
乡间土路上,匀速行驶着两辆轿车,一辆“林肯”,一辆“拉达尼瓦”,车速都没超过四十迈。
之所以开的如此稳健,并不是轿车的车况不行,而是因为路况太差。
本来乡间的土路就坎坷崎岖,又加上昨夜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更是泥泞不堪,稍微提一点速,车轮“刨”起的泥浆就会甩的车身和车窗上到处都是泥点子。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李焱仰靠在后排右座上,口中低声自言自语。
“不好说啊,就咱们莱邑的情况,光是少生孩子多种树,老百姓可富不起来,能否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司机葛飞接话道。
葛飞是农村兵,他的老家在豫州,地处平原,村里还算富裕,起码只要肯付辛苦劳作,吃饭没问题,这一点莱邑县比不了。
对于葛飞的接话,李焱没有丝毫反感。
这孩子虽然是服务于自己的,但平时很有眼力,之所以接话,也是怕自己闷。
“是啊,首要问题是填饱肚子,不能让老百姓全指着贫困补助过日子。所以需要有好项目,还需要好干部。”
“像您和林乡长这样的好干部。”葛飞笑着又插了一嘴。
“你小子,呵呵呵……”
林乡长,林朝生,莱邑县马庄乡乡长。
李焱此次出行,就是为了这位林乡长,随行的还有安城日报社的记者和摄影师,他们都在严禄驾驶的“拉达尼瓦”上,由县长秘书樊锐刚陪同。
林朝生是莱邑人本地人,但他不属于“本土派”。八六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安城市政府工作,机缘巧合,入了安城市市长(李新宇市长的前任)的眼,成为市长秘书,正科级。
八六年的大学生,宝贝级的人才。
九二年前市长调去省劳动厅担任厅长,调任前给了林朝生两个选择。一是跟着他去省里工作,五年后起码是副处级,正处级也不是不可能。另一个是在安城地区找一个县,到乡镇政府里做个一把手。
林朝生选择了第二种安排,并且希望能回老家莱邑,为家乡做些贡献。
回到了家乡,林乡长本想着大展拳脚,造福百姓,可真正上了手,才发现步履艰难,莱邑县的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真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