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防范未然(1/4)
要说王直在台上的鉴别过程,也是惊险异常。稍有不慎,也有可能一败涂地。
相对来说,鉴别宝石的种类、定义名称更容易一些。但要准确识别出宝石产地,这就很困难了。同一类宝石的主要产地世界范围都有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以上。在宝石处于原石,也就是矿石的状态下,产地鉴别起来要轻松的多。通过矿石大小形态、外部包裹体、透光色彩等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出产地的人大有人在。要不然,萧聪也不会自信满满地主动上台鉴别。
但原石经过去皮、修型、打磨抛光后,同类的宝石差别就微乎其微了。即便在专业的光学显微镜下,也只能通过纯净度、光折射率,以及微小的色差才能辨识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王直在鉴定五颗宝石的过程中,除了识别种类,寻找产地特有属性外。更多的是通过分析秦博宇和秦伟康的心里活动做出判断的。
王直就想,自己要鉴别的是钻石,那对方肯定是用外观最贴近钻石的宝石来鱼目混珠。他从自己掌握的宝石知识中,检索出了几种最贴近钻石特征的宝石,其中以莫桑石和天然锆石的相似度最高。正是基于这条原则、线索,王直开始了鉴定。
通过晶体透光是单折射还是双折射,可以直接分辨出均质体宝石和非均质体宝石。均质体宝石就肯定是钻石无疑了。五颗石头中,非均质体宝石有两颗,王直细致观察宝石冠部棱线后,发现第一颗就是莫桑石。因为莫桑石大部分都是有微微的颜色,多为淡黄色和淡褐色。只有产自美国亚利桑那州陨石坑中的无色莫桑石纯净度最高,最近似与钻石。
王直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而那颗天然锆石相对简单一些,在判断出它是一颗非均质体宝石后,王直从这宝石冠部棱线、棱角处有些圆滑,不够尖锐上判断是锆石。而从其呈现出微微发红的表现,有很强的出火现象判断,这颗石头是产自中国海南的锆石。因为只有那里产的锆石呈红色,经过火烤加工后,才更为贴近钻石的特征。
而最难、最惊险的就是那颗只有几块钱的人工合成氧化锆的鉴别了。首先,从折射线判断出它肯定不是钻石,从打磨的棱线和棱角看感觉有点像天然锆石。但王直知道秦伟康是不可能用两颗锆石来做这个游戏迷局的。正在他万分困扰的时候,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