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七 北窗空间(一)(1/5)
王直提出了要把北京的“北窗空间”改成博物馆,陈国远、陆阳、沈少龙,包括徐达成都有些不理解。
“七儿!你是想扩大博物馆的规模吗?你可要知道,我们现在拥有的可展出的文物也就是八百件左右。每年和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开展交流,组织文物轮转展出,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件。以我们现在博物馆的规模完全够用了。如果地上三层全部改扩建成博物馆,我们现在拥有的展品是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展示面积的。况且,我们现有的管理人员队伍需要扩充,防盗防爆、恒温恒湿系统也需要扩建,已经不是大费周章了事了,对博物馆来说是伤筋动骨了。”沈少龙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两年的时间里,沈少龙成功地把“双圣”博物馆打造成了享誉全国的私人博物馆,也得到了历史考古文化业内人的高度认可。期间,他付出的努力在座所有人都是清楚的。他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也是困难所在。
但这些人也都知道,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王直想要做成的事情,就一定会有他的想法。
果然没错,王直笑着拍了拍沈少龙的肩膀,说:“小龙儿!你先别激动,听我说。”
站起来,走到众人的中间,继续说:“我所说的博物馆扩建,只是在内容上和规模上的扩建,并不是基础建设上的扩建。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场馆规模,转换一下展示的思路,除了古代文物展览外,要把‘宏锦’‘金翠庐’‘南派玉侯’,包括梅姐的玻璃或者称作为琉璃艺术,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通过现场展示的方式,展现给人们。起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技艺的作用。”
王直的思路阐述的很清楚,在座所有人都明白了。王直是想把现在博物馆,包括“北窗空间”打造成一个传统文化发掘与传播中心。
这样的话,相比于“北窗空间”这个文化传播中心更具有影响力,也更有意义。
陆阳点点头说:“王直的想法很好,我觉得可行。相比于单纯的经济效益,我认为这样的投资更有意义,也是我们这些爱国商人责无旁贷,应该、也必须承担的责任。”
陈国远也说:“这个项目确实很有意义。发掘、弘扬传统文化,是我辈中人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不是就做到了我爸爸常说的‘家国天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