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一页(6/11)
一拍几案:“你还敢撒谎!把证人带上来。”
士兵将一押运粮草的士兵带了上来。
诸葛亮对那押运粮草士兵说:“为何延误运送粮草的期限,你再从实招来。”
士兵说:“出发后不久,苟安便令我等慢行,以免劳累,又日日带领我等吃酒,晚起早歇。快到前方时,苟安又吩咐我等:已经耽误时限,若要避免受罚,就说路途艰难又遭遇了强盗。”
诸葛亮怒视苟安:“你还有何话说!”
苟安磕头如捣蒜:“卑职有罪,卑职有罪。”
诸葛亮喝道:“你为何故意延误时限,受谁指使,从实招来!”
苟安结结巴巴:“下官,下官生性懒惰,不耐劳苦,故路途上贪懒又贪酒,耽误了时限。”
“果真如此,无它人指使?”诸葛亮追问。
苟安抬头:“绝无它人指使。”
诸葛亮盯住苟安:“若此只处置你一人。按律贻误军中粮草三日,便当斩首,你贻误十日,复有何言?”
苟安伏倒在地上:“丞相,念卑职初犯,家中又上有老母,下有幼子,饶卑职一条命吧。”
长史杨仪站出说:“苟安乃西川人,我军粮草多出于西川,杀苟安,恐对粮草供应不利。”
诸葛亮想了想说:“暂且留其一条性命,杖责八十。”
八
苟安回到成都又秘见后主刘禅,哭诉受责罚经过。
刘禅问:“你把朕圈进去了吗?”
苟安忙说:“臣岂敢。”
刘禅点头:“这就好。”
苟安又说:“丞相反复追问臣受何人指使,是欲把罪责引至陛下身上啊。丞相又指责后方供应不利,也是影射陛下啊。臣在前方军中观察,将士只知有丞相,不知有陛下,那诸葛亮又自恃有功,目中无人,早晚会对陛下下手,取而代之。”
刘禅惊问:“那如何是好?”
苟安说:“臣以为陛下应将诸葛亮召回,使其难成大功。”
刘禅默默点头。
苟安又说:“还应在蜀中散布流言,传说丞相有篡位图谋,使蜀人对其存戒备之心。”
刘禅又默默点头。
九
这一日诸葛亮正与众将领于军帐中商讨进军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