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制之争(上)(6/13)
以为奥援。这些年他给庆亲王、慈禧红人大太监李莲英等权贵都送了大笔银钱礼品。
这次搞立宪,改官制是为公办大事,但也需要在私路上疏通、铺垫,还要准备大量银子呀。
三
慈禧估计得不错,改革官制会在群臣中引起很大反响,但袁世凯没想到,反响会这样强烈,差点闹出人命来。
按照慈禧吩咐,朝廷举行朝议,讨论官制改革事宜。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领头,奕劻以外的五位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侍郎等京内重臣都参加,外臣则只有袁世凯一人。
会议先听袁世凯宣读官制改革方案。袁世凯声音宏亮地宣读着,但他读了一会儿就感觉气氛不对。醇亲王载沣双目圆睁盯着他,眼中放出怒火,军机大臣瞿鸿机面色严峻,冷若冰霜。军机大臣铁良面色发黑,似有不平之气。还有几位大臣脸色也不好看。但袁世凯还是沉着地把方案宣读完了。
醇亲王载沣首先发难:“袁世凯,你这个改革方案是要推翻祖制呀。我大清国开国二百余年,一直是皇上执掌朝纲,本朝又由太后垂帘听政。可你却提出什么立宪,什么内阁总理制,你这不是要架空皇上、太后么?你提出让庆亲王当总理大臣,庆亲王又提出让你当副总理。方案中总理、副总理只三位,你们两个就占两位,人人又皆知你们两人沆瀣一气。你们这不是要把朝廷大权延揽在自己手里么?”
袁世凯辨道:“国家要发展,就得跟上世界潮流,不适合的地方就要改革,否则难以前进。西方列强及日本就是在近些年厉行改革,建立共和或立宪制,才富强起来,称雄世界。我大清国如不改革,跟上世界潮流,只一味固步自封,保守旧制,只会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来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么?何况兴新政、建立宪,也并非下臣和庆王独持主张,太后也支持,内外大臣中也有若干附议。至于下臣提议庆亲王为总理大臣,是因为庆亲王原就是首席军机大臣,理当承续。如果对我任副总理大臣有异议,我可以退出人选。”
军机大臣铁良这时插上:“原来军机大臣有六位,你却提出裁减三位,又要裁减吏、礼等五部院,那裁减下来的臣工去做什么,去喝西北风么?”
袁世凯辨道:“要兴新政,就要精兵简政,提高办事效率。至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