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与大唐成为近邻惊喜不惊喜?(3/5)
到码头的另一侧,内卫已经开始往一艘大船上运送货物了。
郭元振停下,欣赏着这艘造型奇特的船:“这就是江南造的海鹘船,最醒目的特点,就是舷上左右的浮板,如同鹘之翅,以助船之风,到时候哪怕遇到了怒浪狂风,也能减少侧倾。”
这种海鹘船确实是这个时代的最高科技,类似舷侧防浪板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船舶抗风浪的摇摆性,不过郭元振也是个外行,其实相较于外国船只,这里最有优势的不是海鹘,而是下面的水密隔舱技术。
海鹘船下面就有九个水密隔舱,这种从南朝时就开始出现的技术,到了如今完全应用于船体上,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由底部、两舷肋骨以及甲板下面的横梁环围构成,当船舶遭遇撞击,部分船舱破损进水时,其他尚未波及的水密隔舱,可以继续为船舶提供浮力,减缓船只立即下沉的风险。
不夸张地说,水密舱室的安全结构技术,是中国古代对人类造船文明的巨大贡献,与指南针一起,开辟了世界远洋航海的新纪元,然后都被学走了。
李彦对此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在询问工匠,了解到这种结构确实有了实际应用后,才同意让内卫带上指南针,乘坐有水密舱室的海鹘船,去往倭国。
实际上,从新罗出发去倭国是很近的,顺利的话,水路一天就能到。
李彦这种种准备,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海难的风险,毕竟内卫要去,如果单单是这倭人回国,随便派一艘船就完事了。
此时郭元振叮嘱好了心腹,对着脸色发白的苏我赤兄道:“你回到倭国后,先办正事,带着他们找到新罗移居过去的朴氏一族,尤其是一位朴正恩的亲属,全部带回来,让当地人先与之接触,降低警惕心后再实施抓捕,明白吗?”
虽然见倭国天皇被定在了抓捕犯人之后,但苏我赤兄依旧连连点头:“是!是!”
郭元振笑道:“不用紧张,反正以后你我两国就是近邻了,如果此行顺利,等到六郎所说的航道定下,我过不久也会去你们倭国转转。”
苏我赤兄听得血压飙升,一时间就没来得及回话,郭元振的目光顿时冷了下来:“怎么?不欢迎我们内卫坐着海鹘船去倭国?那我大唐天军坐着黄龙船去怎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