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秦香莲(完)(4/5)
骨,这会儿一想到陈世美未死,反倒要随自己回乡,秦香莲想起来不免心头也有些害怕,下意识的就看了一双儿女一眼。
包拯心中同情,想也不想便吩咐:“王朝取奉银三百两,交到秦氏手中。”
门外守着的百姓们一听到此处,各个都叫起好来,人人都道包文正清明大义,是个好官儿。百合想到剧情中原主毁了一世的名声,这会儿站起了身来:“包大人是否好官儿本宫心中甚有不事不明。”
“公主请讲!”如今案子已经审完,今日这案说实话因为有太后与百合的插入,就是连包拯也难免感到了一丝压力,感到十分不顺,这会儿见案子一结,没人受到惩处百合还要开口,包拯难免有些不耐烦,眉头就皱了起来。
“众所周知,包公仁孝守义,二十八中进士,直到守孝至三十六才入仕,八王兄慧眼识人材,使你短短两年便平步青云,如今才几年时间,便已坐镇开封府,实在可喜可贺。”百合话锋一转,先是恭贺了包拯一句,见他有些疑惑的样子,这才接着道:“只是本宫知道开祖皇帝一向爱惜人才,先帝爷更是如此,官员每年俸禄皆有定制,除了米面茶水等由朝廷分发之外,另外俸银每月虽不少,可包大人办案如神,若是每回便都施出三百两银子,不知往自己如何嚼用?”
宋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厚待官员,但包拯拿三百两银子给秦香莲也实在是戏文中一个最大的漏洞处,包拯虽说如今升任开封府,可他既是清正又是廉明,那么依他从知县坐到如今地步,手中银子应该并不多才是,为了替秦香莲养一双儿女,他竟出手就是三百两,就是宋朝再厚待官员,可此时的包拯并没有后来进入龙图阁,奉银加倍的时候,他如今也不过是拿着仅够他富足生活的银子罢了,当官又是从三十六才做官,如今没几年功夫,他怎么存下的银子?
不知是不是声望的原因在此时发挥了作用,百合说的话守在衙门外的百姓几乎都信了,一时间衙门鸦雀无声。
“臣一片丹心可照日月,若是公主不信,臣愿以头顶乌纱帽作保!”包拯一听到百合这话,急得脸色涨得通红,还要再说话,百合已经轻声笑了起来:“朝廷官员本该为民谋利,应是天子给的一项权利,包大人动不动便口说辞官,知情的人只当你是在威胁本宫罢了,若是不知情的,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