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云开见日(6/7)
不敢再有半点小视,和和气气的听从李凌的安排,李凌刚一副愿为国献身的慷慨讲话却引得几个学子似乎热血沸腾,其中一个学子道:“将军!国家兴亡,学子有责!我愿随将军死战!”随即众学子也纷纷请战!
李凌都有些楞学子有责?李凌道:“打仗是我们将士的事,诸位学子以后都将是国家栋梁,此战凶险你们还是撤走为好!”李凌的一番好心却引得众学子愤慨,其中的一学子就道:“将军此话不妥,想当初军神子谋也是以学子之身抵御强敌,而将军不久前也是和我等一样为学子,所以我们为国效力是理所应当!”李凌明白过来,这里前有军神子谋的楷模,后有自己现在这个榜样,这些学子又都是年少气盛,真的很容易引诱,但是李凌却不愿意真留下他们,毕竟李凌不是真的年轻人,李凌是一个四十岁中年人的思想,李凌一不希望他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二不想他们白白的就此送死,因为虽然常说生命都一样,但是价值不一样,死一个有潜力学子和一个普通士兵还是真不一样的,于是李凌就设计了一个条件道:“既然众位愿意为国效力我也不拒绝,不过我有两个条件附和条件的我才同意!”众位学子一听就都问什么条件,李凌就道:“此战方略已定死守太昌山,北贼号称百万,我军现不到一万,此山小路都被我令人掘了,胜则九死一生,败则十死无生,所以我决定,第一是家中独子的不收,因为你还有父母需要照顾!第二我需要是能战之士,力能举起一担重者方可加!”李凌说的有理有据,太正和几位老师都点头称是,众学子听了不少人就议论纷纷,这胜都是九死一生,败则十死无生,有些听后就冷静下来心中打起了退堂鼓!而这也算是李凌给了众学子台阶下,于是绝大部分学子都达不了标准,而有些能达标的却在举担时故意不达标,李凌当然知道也不说破,于是这么百余个学子就只有五个看起来精干刚毅的学子最后达了标,而太正让族人撤走自己却也留了下来,他一句自己作为太昌一脉家主没有理由抛弃先祖而走,让李凌无法劝说,实际太正心中现在确是不能走,因为李凌刚说的话点出了太昌庙那寸铁不能上山有歧义,作为一族之长他知道这问题可大可小,不过以后被有心人抓来纠弹太昌一脉就是个麻烦,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或许是自己战死在这太昌山,然后族人再上奏陛下请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