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对比车辙印(2/5)
相差多少?我看卫星地图上大概是十公里的直线距离,差不多三天的距离吧?走了10公里,这速度能走出羌塘?”
苍云峰也不反驳,他觉得个老歪争辩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刘广才之所以能活三天,在他分析来看,是因为刘广才的活动量很小,对体力消耗不大,即便是一个人不在进食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三天饿不死,至于刘广才没被冻死,那绝对归功于他留下的两张保温毯,那个东西别看就是一层镀锡的塑料薄膜,围在身上可以有效的反弹体温,毯内的温度比外面高10°左右。
老歪开车速度很快,他是完全不考虑后面车能否跟得上,头车和二号车的距离接近四百米,后面的车更是猛追,这速度可比苍云峰带队时的速度快多了,在苍云峰看来,老歪是故意折磨刘明几个人,知道刘明是从北京来的,有点受不这边的气候还有高原反应,再经过颠簸的折磨,那高反会让刘明更难受。
通过这件小事,苍云峰在心里给刘明下了个定义“小气”、“格局小”,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自驾车队的领队,根本不应该这样,就算刘明不是他的雇主,他也应该对刘明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第一天就到了多格错仁扎营,此时距离苍云峰最后一次见到刘广才的地点只有一百多公里,如果顺利的话,明天肯定能到地方。
停好车之后,四辆车围在一起,中间的空地就是今晚的营地,根本没有什么天幕帐篷、也没有救灾帐篷,老歪把一大堆便携式的帐篷丢在地上,对刘明说道:“帐篷自己搭,能搭起来你就睡里面,搭不起来你就自己想办法,老子没伺候你。”
刘明下车的时候就因高反、晕车吐了一阵了,此时已经没力气和老歪吵架了,他带来的两个助理也没好哪去,一个个虚弱的不得了。
老歪的团队犹如一盘散沙,停车之后大家都在忙着选平整的地方搭建自己的帐篷,根本没有人做饭。
苍云峰也不喜欢刘明,甚至还有点讨厌这个教条主义过重的“侦探”,背着自己的包到车的另外一侧贴着车轮开始搭建自己的帐篷,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要把车轮当避风的掩体,帐篷的风绳也能拴在车轮毂上,这要比打地钉能方便。
搭建完自己的帐篷,“营地”里面也没有人谁准备做饭,刘明和两个助理一起忙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