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皇孙允炆(2/4)
继续监视蓝玉常茂等人,直到他们身死族灭之后!”
与此同时,紫禁城,御书房。
布衣大帝朱元璋,正倚在龙椅上揉着眉心闭目养神。
他本淮右布衣,一介草民,一名僧人,一个乞丐,面朝黄土种过地,头顶戒疤撞过钟,晃着破碗要过饭……
但偏偏就是他朱元璋,破陈友谅、灭张士诚、降方国珍,一统江南,北伐蒙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以淮右布衣之身,提三尺青锋扫灭群雄,戡乱摧强,历时十五载而终成业!
然而大明立国之后,朱元璋才真正意识到,坐上了这个位置,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
他杀了胡惟庸,一手炮制了“胡惟庸案”,因为胡惟庸擅权专政,因为大明不再需要辅国宰相!
他杀了李善长,一手炮制了“李善长案”,因为李善长结党营私,因为大明不能出现门阀豪族!
他杀了巧立名目的贪官污吏,他杀了功高劳苦的开国老臣,他还杀了正直敢言的风骨文人……
凡是危害到大明江山社稷之人,全被他杀了个干干净净!
他自以为给自己的太子标儿准备好了一切,只待标儿锐意进取,便将这大好河山交付到他手中。
呵,结果老天跟他朱元璋开了一个玩笑,一个致命的玩笑。
标儿,没了,就那样突然地没了!
那他朱元璋,该怎么办?!
“标儿啊标儿,咱……心好痛啊!”
每每想到爱子的音容笑貌,朱元璋便觉得心如刀割,痛得他快要喘不过气来,双眼止不住地掉下眼泪。
杜安道见状亦是心有戚戚,看着眼前这位暗自垂泪的老人,不知该如何出言相劝。
正当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些许声音,令朱元璋眉头一皱。
杜安道急忙出去查看,不到片刻便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
“皇上,是长孙殿下来了,怕皇上乏累,亲手下了一碗面……”
“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快速抹去眼角的液体,打断了杜安道的喋喋不休,言简意赅地出言道。
少顷,一个身着华袍的温润公子走了进来,眉宇间藏着深深的书卷气,行为举止循规蹈矩,优雅显贵至极,却是看得朱元璋很是不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