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1/4)
本次高管会的重要议题是位于江北的新一批商业楼盘的营销方向。
在拿地之前,所有的风向都表明这块地会是政府未来重点开发地区之一。
各种免税补贴,各种资源倾斜,包括原本需要层层审批的手续可以一站式搞定,连地铁、公交的正式规划都已经出来了。
就像自然界的风会自由变向一样,人间的风也想怎么刮就怎么刮。
乔氏的地拿了、楼盖了,还没等到封顶,各种坏消息便接踵而来。
先是地铁规划突然变了,接着是地面交通需要过一条渡江大桥,原本说免费,现在每过一次收20,想省这钱,就得绕十五公里去另一个以堵两个小时纹丝不动的大桥。
说好的三条公交线路也变成了一条,而且半小时一趟。
现在盖好的楼盘别说招商,字面意义上做到了“鬼才去”,从现场照片能看到大广场的地缝都长草了。
营销部倒是接到了一些咨询,他们想把公司的注册地改到那里去,以便享受免税待遇。
这类客户的诉求很简单:“别说毛坯房了,只要有个地址就行,那租金可不能太贵啊。”
原本一家大公司一天的租金就能收十万块,现在人家只要一个地址挂靠,十万块是万万收不着的。
整个乔氏的营销部愁云惨淡,前任营销总监直接辞职不干了,临走时还放话,这个项目谁也救不起来。
虽然还在职的员工都在说“总有办法的”“路到桥头自然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办法不是从天降的,路到桥头,那也得有桥啊,现在根本就是一条断头路,前方就是滚滚江水等着往里跳。
会上,几个高管依次阐述自己的意见,话术不同,中心思想一致:
不要把时间和资源投在这个项目上了,只会增加沉没成本。不如在其他项目上加油,把钱赚回来。
孙邈是唯一一个力主争取的人,根据他的情报,江北确实要进行大开发,推进打造it公司生态圈,并且政府高层会有一些大动作,目前已经有动静了。
与会的几位高管都发表完讲话,想撤和想坚持的人六比一,就连乔海舟都站在撤的一边。
乔婉云问孙邈:“你预计上头什么时候会吹风出来?”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