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木材交易的达成(2/3)
嘴上说是条件让自己开,实在自己要是信了,开出了一个极其优惠的价格他肯定会卖惨还价的。
但是易欢喜也没有和他讨价还价,搞心理战的心思,所以直接把自己的条件摆了出来:
“咱们木材按照市价走,树苗的话按照树龄和种类,咱们定一个大致的范围,1到2年生的树苗咱们15颗兑一斤大米,3到5年生的咱们10颗兑换一斤大米,珍惜树种的话同样树龄在基础上减两颗,大米兑换成材的价格咱们按照市价兑换,我也不占您的便宜。”
“既然您爽快,那么我也不啰嗦,我的条件就这样,能成你就答应,我这车粮食就放在这儿当作定金,不行的话,我转身就走,您就放我没来过,您看怎么样。”
石坤泉听到易欢喜的话,沉默了一段时间,久久不语。不是因为易欢喜的条件太苛刻了,而是条件有点过于优厚。
石坤泉也是经历过抗战时期的人,也见识过战乱时期的商人底线是多么的底,所以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条件不是太过分,他都准备应下来,不为别的,就因为村里实在是太缺粮了。
这光景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村里大人可以抗,但是孕妇,婴儿,小孩扛不住,一个不注意,就是一条人命。
村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因此丧生了,现在救命的稻草放在眼前,他是不会放弃的。
想了很久,他也没想到易欢喜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的目的何在,嘛既然没想到,那么他就不准备继续想下去了,不能因噎废食。
指不定,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呢,是坤泉心想。
其实石坤泉还真没想错,易欢喜还真的是一个有良心的掮客。
就易欢喜刚刚提的那个条件,就算他再翻个三倍,石坤泉也只会咬牙答应,因为易欢喜换的是木料和树苗,而不是钱。
这东西,说简单点,村里人随手都可以弄一大堆,平常也是砍伐好,然后上交给官府。
所以对这些东西,村里人的概念不是很深,这也是易欢喜的聪明之处,你要是说用钱来买,村里人的积极性肯定比不上直接用粮食来换。
“行,阿耀,看样子是我枉做小人了,就按照你说的办,那具体怎么交接?”
“这样吧,咱们就今晚凌晨两点在村门口碰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