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北狄袭(2/5)
服后,大周便失去了目标,于是转而对内发展生产,大周的军备在长期和平的环境中开始废弛。
北狄在太祖和太宗时期最为老实,獠牙都藏得严严实实。
太宗以后,北狄人开始故态复萌,他们先是尝试着洗劫一些靠近边境的村落。
但是后来北狄人发现,原来大周人就像是一只打盹的老虎,根本不理他们的骚扰,渐渐地他们开始大胆起来,从村落,到县城。
一遇到灾年,牛羊大批死亡的时候,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南下。
南边好啊,南边要比他们呆的地方可是要温暖多了。
南边有他们生活中必须的一些茶砖、铁器、盐巴……
南边也有结实的布匹,精美的丝绸。
南边还有他们发展所需要的人口。
北狄人一次南下,就是一次惨剧的发生。
他们奉行的是“三光政策。”
烧光!
杀光!
抢光!
北狄任也不回杀掉所有的周人,他们回留下女人和还不到他们腰部高的男孩。
这当然不是他们有什么慈悲心。
那是因为女人可以让他们的部落拥有更多的勇士,而懵懵懂懂的男童再经过“再教育”后,会融入他们的部落,为他们的部落而战。
他们一次次南下,一次次斩获颇丰。
他们甚至还在心里嘲笑:周人可真是够软弱的!
下次缺却些什么,南下好了,比起互市,南下还能省下了交易的牛羊。
只要南下一次,一切就应有尽有,无成本的买卖往往利润高得吓人。
南下还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北狄人渴望着南边的花花世界。
当北狄人第一次尝试南下,并且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收手了。
因为获得的远远地高于损失的。
对付北狄人,就是要不留情面地将他们打痛,让他们损失的远远高于获得的。
北狄真正成为大周之患的是在建昭时期(建昭帝吕灏)。
建昭时期,北狄的一个叫木真铎的首领带着他的部落项党崛起。
在木真铎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