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神荼(1/4)
第14章 神荼
武昌这座小城因为天降流火成为大兴朝的焦点,各种议论在坊间传出。民间自然是不知道有占星阁到访武昌这么一出,不然又该给本来就传的神乎其神的民间剧本开辟新的篇章。
那些久居庙堂的达官贵人或是富可敌国的富商巨贾本来就对占星阁这一行心存疑虑。再加上根据得来的消息这一袭紫衣在武昌城好像也没有什么令朝野震动的举动和发现,上奏的密本里只提到:“流火坠武昌凤鸣山,火无余烬。龙涎河水枯近干,断龙桥毁。”寥寥数字,盖棺定论,皇帝陛下表面上也没有过于深究,朝堂之上好像文武百官都很有默契的对此事闭口不谈。倒是传出不知为何一向低调冷漠以面纱示人,连皇帝陛下都不曾见过真容的小监正大人突然摘了面纱,京城里顿时炸开了锅。于是就有了民间各种闺阁解闷的手抄本子在四大名府的千金贵妇中广为传播。皇帝陛下一日下朝后听金甲士密奏讲到这一段也不经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来,朕也是沾了光嘛,不然即便是朕也见不了这北秋水的真容啊。”
流火无烬,龙涎水枯,断龙桥毁。
此时陈青峰正蹲在断龙桥残存的石胚上,看陈天玑在龙涎河摸鱼。这龙涎河已接近干涸,不少鱼虾因为没有河水滋养有的都直接跳到岸上,死鱼烂虾不少,河滩上都有些发臭。草庙村的男女老少基本全村出动,河里全都是男女老少在浅水中拿着各色渔具逮鱼捉虾。陈青峰自小母亲就不让他下河,也只能蹲在河边百无聊赖。
因为这龙涎河上的断龙桥是唯一一条出村的道路,所以断龙桥塌了之后,很多村里的人都觉得挺不吉利,总觉得这祖祖辈辈从生到死都一直长存的古桥突然在自己这辈没了,不是啥好兆头。村里早就计划着凑钱修桥了,只是这一时半会也修不起来,只能让村里几个壮劳力去河对岸的森林砍几棵大树先搭上凑合着让村里人出入。原本也就砍了四棵大树,随便拿草绳绑了绑。赶巧前段时间村里知道县官大人要来后,又去砍了五棵,刚好把原来的桥面铺满,又找人削了些木条,钉的满满当当。这不整还好,整好了村长又一合计这桥也够用了,也不用花啥冤枉钱,索性把修石桥的计划也搁置了。
陈天玑光着腿拎着把鱼叉在桥下那段位置来回窜哒,时不时把鱼叉立水中,直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