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对答(1/5)
三皇子着重查了那两人的履历, 并派人查问了两人在故乡的亲友和同窗、同僚和旧友,甚至曾经用过的下人……得出来两位考官的确都风评有些不佳。
而其中那位韩姓主考官,在任上也曾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只因他那时是大皇子的人, 而大皇子当时正是皇帝跟前最红的皇子, 便叫济国公强压着把这件事情给了结了。
故而三皇子推断, 这次状告八成是真的。
况且事情已经闹得这么大了, 必须要给那些联名状告的举子和天下士子一个交代, 于是三皇子便上书建议, 将这两人一并革职。
陆想容却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这么反向推断听起来总觉得有些怪异, 终归还是深挖一下得好。
对于这样错综复杂的案子而言, 查案更加需要证据, 不能通过查出这个人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 不算是好人, 就判断出他们在这次事件当中一定做了坏事。
陆想容对萧攸问道:“三皇子可有深入调查?就这么判罚可是有什么证据?”
萧攸道,如今三皇子已经证实,其中一个人是证据确凿的,只是另一个相对来说有一些模糊。
这个事情萧攸并没有接触, 这些信息还都是他从五皇子那里听过来的。
五皇子的舅舅现在正管着刑部,协理三皇子办差, 前儿一起吃饭的时候五皇子提了一嘴。
据说三皇子在查案过程当中相当强势,不怎么听劝, 也不喜欢别人把手伸得太长。
萧攸原本对三皇子的事情兴趣不大, 既然听他这么说了,便也没有再多问些什么。
倒是陆想容说起了从前父亲遇上的一件事情。
从前他去福建查办盐税案子之时,发现某个县城情况很不对头, 那边县令和县丞都十分不配合查案,设法儿对付前来查案的钦差和户部大臣。
陆临原本也以为县令和县丞是相互包庇勾结,但到了后来查证后才知道,其实两人并非一伙儿。
县令的确胆大包天,不但隐瞒朝廷税额还私自扣下了诸多税金。而那县丞是个书呆子,只是受了和县令一伙儿的师爷的蛊惑,以为他们的账本和数字都没有问题,是朝廷钦差想要收受贿赂而故意陷害他们,并一直认为自己帮着那县令是在匡扶正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