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119(3/15)
不会有错,现在问这一句,不过是想得到一个当事人的正面肯定而已。
“是,就是我们在深市的厂子打的广告。”
陆广梅立马急切道:“那嫂子你找好捐款渠道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这边有个朋友,是当时我们一起培训时候认识的,她现在就在你们金水市残联工作,三月份刚并过去的,以前在盲人聋人协会当干事,后来又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都待过,这俩单位正好是目前残联的前身,对这一块工作她十分熟悉。”
她实在是太着急了,说话就跟打机关枪一样,也不管卫孟喜听没听清,噼里啪啦就是一顿输出。
卫孟喜看了看时间,现在才八点十分不到,她怕不是上班时间还没到提前去加班的吧?
“三嫂,你觉得怎么样?”
卫孟喜收回神思,“本来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捐款的主意是另一位合伙人提出的,广告也是他主导的,他还是我们厂的第二大股东,这事我得问问他。”
陆广梅似乎是有点失望,但也不气馁,“好,那就麻烦三嫂了,如果能把钱用在咱们石兰省内,一方利惠一方民是最好不过,你说对吗?”
卫孟喜没想到她说得这么直接。
反正都是捐给残障人士,对于捐款一方来说确实是无所谓捐给哪里的残联基金会,无论是深市的羊城的,还是金水或者书城的,其实性质都是一样的。但对于接受捐款的一方,却是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任务要求,政绩考评。
卫孟喜完全能理解,晚上问了问侯烨那边,他果真对就给哪个地方的残联基金会没意见,只要最后钱能花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就行。
倒是他还告诉卫孟喜一个消息,自从那条广告播出后第二天,厂里就接到很多个电话,都是咨询文具价格和款式的,无一例外最后都会问一句——真的每卖一支圆珠笔就捐一毛钱吗?
侯烨接这种电话耳朵都要起老茧了,但遗憾的是,很多都只是问问,并未当真下单,至今也还没人来现场考察,这就显得广告的作用有点微妙了。
你说没用吗,那也有用,你说有用呢,又没增加什么实际的订单。
卫孟喜想到什么忽然灵机一动,“你先按兵不动,等我这边的消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